玉米抗澇減災生產技術指導導則

日期: 2022-07-22  來源:四平市農業農村局

  進入6月份以來,由于連續強降雨,低溫寡照,我市出現局部農田漬澇等自然災害,尤其地勢低洼地塊積水嚴重,此時玉米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田間積水會對玉米造成以下影響:

  一、根系危害。田間長期積水,土壤和空氣被隔離,玉米根系得不到呼吸,輕則根系扎不深、不發達,重則直接死亡。

  二、土壤粘重。田間積水易造成土壤粘重,不利于中耕,極易發生草荒。

  三、肥料流失。由于積水浸泡,玉米田里的肥料因溶解流失嚴重,極易出現脫肥等問題。

  四、病蟲害易發。田間濕度增大,根系受損、植株抗病能力弱,為病蟲害的發生提供了有利條件。

  為保證秋糧生產安全,應立即采取以下幾項措施減少損失:

  一、排水降漬澇。密切關注天氣情況,做好暴雨洪澇、冰雹、大風、雷電等災害防御性工作。對低洼積水地塊,及時疏通溝渠,調運各類排水機械,迅速排除田間積水,最大程度減少植株受浸時間。同時,清除植株上的泥沙和雜物,促進葉片盡快恢復光合作用和生理機能。

  二、中耕促散墑。積水浸泡后易造成土壤板結,降低土壤通透性,不利于作物生長。積水排除之后,田間可以機械作業時,及時中耕,疏松土壤、破除板結,加快散墑,提高地溫。

  三、及時補肥促壯。一是泡水、過水地塊土壤養分流失嚴重,應結合中耕及時追肥,一般情況下,推薦機械根外側深施,離苗10厘米左右,1畝地補充尿素10—15公斤,注意及時埋土。二是玉米拔節初期,受到漬澇后嚴重影響根系吸收養分,導致莖葉受傷,植株弱小,采用無人機噴施蕓苔素內酯、吲哚乙酸、赤霉素、磷酸二氫鉀等植物生長調節劑和葉面肥,促進植株盡快恢復生長。也可以與病蟲防控藥劑一并施用,做到一噴多防。三是對于有噴施矮壯素等化控藥劑習慣的農民,要根據玉米長勢進行噴施,對前期植株長勢較小較弱的地塊不提倡進行化控處理。

  四、清除田間雜草。田間積水后,土壤濕度大,后期雜草容易滋生,拔出田間雜草,一是可以清潔害蟲滋生環境,降低蟲源基數,減少病蟲害發生,二是可以增強田間通風透光能力,為玉米后期生長創造良好的生長空間。

  五、做好病蟲害防控。今年極端氣候條件,有利于病蟲害加重發生,應加強病蟲害監測預警,做好應急防治、統防統治和聯防聯控,切實減輕病蟲害危害損失。重點關注玉米大斑病、灰斑病、莖基腐病、粘蟲、玉米螟,蚜蟲等。

  六、謹慎補種、毀種。對于積水漬澇死苗率達60%的田塊,視情況及時翻耕補種適宜的早熟品種或改種鮮食玉米、青貯玉米及其他短季作物。

  七、加強促早熟管理。在玉米生長后期,視玉米長勢情況及時噴施磷酸二氫鉀、植物生長調節劑等藥肥進行調控,確保玉米正常成熟。

 
 
                                                                                                                                                                                                   

 

相關內容
    無相關信息
網站地圖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免責聲明
国产精品一级毛片无码 久久人人爽人人人人片av 亚洲综合无码 色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色在线视频 另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