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保姆’真是俺們小農戶的種收新型農技好幫手!”眼見自家大片大片的苞米在機械手的操作下瞬間變為金黃的玉米棒子被裝入機械斗里,農戶尹德良樂呵呵地說,他之所以這么高興是因為他今年秋收不僅沾了農業托管服務的光,還在節本增效中成為了“甩手掌柜”,受益匪淺中逢人便講。
今年秋收大忙季節里,以吉林省撫松縣抽水鄉永泉村尹德良、胡雅民等為代表的農民朋友們照比往年悠閑了許多,這是因為縣農業經管總站為他們爭取《撫松縣2020年中央財政農業生產發展(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一個生產托管項目---“田保姆”,這種以托管服務為切入點的社會化服務新模式,將原先一家一戶春種秋收勞動強度大、效益低的傳統勞作方式,以托管的方式交給當地農民專業合作社或家庭農場來統一管理種收,并被稱之為“田保姆”。由此,廣大農民外出打工不再為春種秋收顧及不上地里的莊稼而發愁,實現了外出務工與農業收入“雙贏”,既穩定了農村土地承包關系,又促進了農村勞動力轉移。據了解,今年僅農業大鄉抽水鄉永泉村以胡雅民等為代表的部分農民,自從選擇托管服務后,除了年均可獲得300多元/畝的穩定種糧收入外,外出打工的收入已經達到3萬元以上,打工和和托管出去農田,雙創雙收中,減輕了他們的勞動強度,閑下來還能打工掙錢,著實讓這些農民心里美美噠。
“讓托管‘田保姆’來搶收一天就能完成了20余畝地,而早先一名農戶起早貪黑一天最多完成6—7分地收割,這下可解決了農村缺勞動力又缺機械問題……”抽水鄉永泉村農業合作社法人、理事長趙廣龍在親眼看了托管收割的場景時表示;“托管‘田保姆’服務還有一個最大優點就是它有效解決山區農田分散,不容易機械作業等問題,讓那些常年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戶從此解放出來,而且收割完玉米秸稈可就地還田,變成肥料……”撫松縣農業農村局經管總站負責人石少英介紹說。
截止目前,撫松縣現有各類服務大戶150戶,服務型新型經營主體50余家,簽訂托管服務合同100余份,托管服務春耕面積1114.1畝,服務秋收面積8000余畝。通過典型示范、政策落實、體系建設,累計培育出各類生產托管服務家庭農場19家,農民合作社37家。積極推行現代農業生產托管“田保姆”服務模式,也是助力該縣鄉村振興工作的重點項目之一,逐步引領小農戶逐步融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實現集約化、規?;木G色高效現代農業生產方式,不斷提升現代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