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推動東北黑土地保護性耕作行動計劃的深入實施,東豐縣縣委、縣政府把實施保護性耕作作為一項“政府的事”“生態的事”“戰略的事”來推動,并于去年秋季提前將2022年保護性耕作任務目標6萬畝分解到各鄉鎮,按照“村建點、鄉建片、縣建區、梯次推進”的發展布局實施,確保全面完成2022年保護性耕作任務。
今春,東豐縣農機服務中心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多措并舉,積極謀劃,充分利用廣播、微信、騰訊會議等方式加大宣傳培訓力度和技術指導,繼續在全縣范圍內以玉米生產作為保護性耕作推廣應用的重點,積極探索其它作物實施保護性耕作技術,大力宣傳保護性耕作技術、政府扶持政策等,做到實施區域全覆蓋,促進技術進村入戶。目前全縣共實施保護性耕作作業面積6.0448萬畝,可享受作業補助面積0.4708萬畝,比去年同期增長447%。我縣共建立6個(縣級1個、鄉級3個、村級2個)保護性耕作高標準示范基地。
今年打春早,“春脖子”長,但受疫情影響備春耕時間局促。全縣在示范基地的示范引領下,采取直接秸稈覆蓋免耕、歸行免耕、條帶處理免耕三種適合我縣耕地的免耕技術模式,促使保護性耕作繼續發揮優勢,減少工序搶農時,克服春季低溫冷害和干旱缺水等不利因素,保證了玉米的出苗率,達到了苗全、苗齊、苗壯的生產要求,苗情和長勢明顯好于傳統耕作地塊,為今年玉米的穩產、增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