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市疫情結束后,按照吉林市水稻全程機械化技術推廣項目和市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技術推廣項目的建設要求,市農機推廣中心及時組織技術人員深入到龍潭區、昌邑區、永吉縣、磐石市等地的家庭農場、農機合作社開展水稻機械化插秧、水稻機械有序拋秧等技術服務,跟蹤監測玉米深翻苗青長勢情況。


在祥記農機合作社、現代農機合作社、九月豐家庭農場的田間地頭,技術人員詳細講解了水稻機械插秧技術及對駕駛員操作的久保田水稻乘坐式高速插秧機和洋馬手扶式插秧機的操作、維修保養、調試、小故障的排除等注意事項進行了簡單說明,讓農民安全、合理、有效、放心使用插秧機,高標準、高質量完成水稻機械插秧作業。
在舒蘭市龍興家庭農場進行的水稻機械有序拋秧作業現場會上,技術人員為現場農民詳細介紹了水稻機械有序拋秧技術優勢,該技術解決了人工拋秧和無序機拋秧的秧苗分布無序、稀密不勻以及機插秧苗損傷較大、緩苗期長等問題;水稻秧苗拋后返青快、基本無緩苗期,分蘗快,苗數足,節省農時等。農場主都星海告訴我們“今年他作業10公頃水稻面積作為試驗田,看看該技術及機具在當地實際作業效果。如果效果好,明年計劃擴大應用面積”。
在永才農機合作社,技術人員向負責人張永才詳細詢問了應用水稻機械化育插秧技術過程中存在的生產問題,技術人員就存在的問題進行了一一解答。在他家的玉米深翻田地里,技術人員詳細查看了玉米苗長勢情況,該地塊的玉米苗比臨近地塊傳統種法,出苗率好,苗長的又高又壯,根扎的深。他告訴我們“他家的旱田地都進行了深翻,效果都很好。”
通過我們這段時間深入基層服務,我們了解到疫情對他們沒有太大影響,育秧、插秧、旱田耕整地、播種等各環節的農業生產都很順利。全市水稻插秧、旱田播種都按照計劃目標順利完成生產任務。

手機掃描可直接訪問本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