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加快推進吉林市秸稈綜合利用技術主要環節的技術推廣,市農機推廣中心在2018年做好秸稈顆粒燃料化和肥料化示范基地的建設后,于2019年1月4日,在吉林市永吉縣一拉溪鎮大荒地村泓祥農業機械服務農民專業合作的秸稈綜合利用顆粒燃料示范基地,召開了吉林市秸稈撿拾打捆機作業現場會。參加現場會的有市農機推廣中心主任任升、副主任洪杰、農機技術推廣人員、市電視臺記者及當地鎮政府有關工作人員、村民和周邊合作社代表等40多人。
在作業現場,先由4臺大型摟草機將散落在地里的秸稈摟起來,形成一條較規整的秸稈堆積帶,然后由9YJ—1.4和9YG—1.4D二種型號的六臺大型秸稈撿拾打捆機進行打捆作業。據現場技術人員講這兩種型號的秸稈撿拾打捆機作業效果都很好,效率高,打捆密實度高,便于儲存和運輸。
合作社法人孔范有告訴我們,“由于機器作業效果好,他這10多天來共雇了23臺機器,為本村及周邊村的農民進行秸稈打捆作業,一臺秸稈撿拾打捆機工作一天(10小時)能撿拾打捆15公頃的玉米地秸稈,目前已完成3000公頃地的玉米秸稈,預計還能完成2000公頃的玉米地秸稈。共收集9000噸秸稈,來保障2019年生產顆粒燃料所需的原料。”
他還笑呵呵的告訴我們“去年他在秸稈綜合利用顆粒燃料化生產中盈利了50多萬元,而且還為本村的貧困戶進行免費秸稈收集,幫助他們整理了田地,也幫助他們解決了秸稈處理的問題。更可喜的是,本村有90%的農民已經轉變了思想,認可這種秸稈處理方式。目前大荒地村沒有發生焚燒秸稈的事件。”
會上,市農機中心主任任升強調:一是中心會繼續科學的推進農機化技術推廣工作,加大保護性耕作技術、秸稈綜合利用技術等各主要環節的新技術及其免耕播種機、深松機、秸稈撿拾打捆機等新機具的推廣力度。二是會通過新機具新技術現場演示會,組織技術人員下鄉舉辦培訓等形式,加強這方面知識的宣傳培訓,讓廣大農民轉變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掌握新機具新技術,提高生產效率,增產增收。三是我們要通過多種方式為農民找到秸稈處理的“出口”,從根本上解決農民大量焚燒秸稈對環境造成巨大空氣污染的問題,徹底改變農村的村容、村貌,給農民一個干凈整潔的生活環境。四是將秸稈變廢為寶,增加農民收入,以此助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